成龍村。跌進「萬花筒」般的夢境小屋

nEO_IMG_IMG_7156.jpg

nEO_IMG_IMG_4531.jpg

初踏上成龍村,視覺印象是灰色的,看不見什麼樹木,看不見什麼房舍,也看不見什麼人,找不到一群大鼻子的武術高手,唯一的活體就是魚塭裡轉不停的打氣機。

 

成龍村因為過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陸地比海平面還要低,在經歷1986年韋恩颱風、1996年賀伯颱風過後,海水倒灌的積水至今未退,促使部分的土地成為沼澤濕地。

 

土壤鹽化的土地無法再種植稻米,濕地生態不失為另一發展契機,縣府期待能夠結合聚落生活和產業共構,重新打造「新海口生活美學」。

 

※本文完整刊登於走吧》網站>>


 

社造景點之一、成龍集會所

nEO_IMG_IMG_7076.jpg

 

 

整個社造景點,最讓人一眼驚豔的,莫過於海洋風的「成龍集會所」,外觀呈現藍色海洋風,根本就是海底總動員,從溼地漫步到海洋的生態牆,就差沒有海棉寶寶了。

由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共同創作而成,牆上的馬賽克磁磚是小朋友一個個貼上的。

 

nEO_IMG_DSC04443.jpg

nEO_IMG_IMG_7072.jpg

nEO_IMG_IMG_7065.jpg

nEO_IMG_820810.jpg

 

成龍集會所在二十、三十年前是蓋給小朋友讀書的地方,後來因為成龍國小落成而閒置荒廢,2012年6月「優雅農夫藝術工廠」藝術團隊進駐改造。這裡目前規劃為社區的多功能集會場地,可供小朋友作為閱讀空間,也可提供居民集會。

 

nEO_IMG_IMG_7075.jpg

 

集會所大門上,安置的門神打破傳統,是兩隻可愛的水鳥,每個人看到都先會心一笑。水鳥意象緊密連結當地的溼地生態,期待人守護水鳥,水鳥也就會守護人。

 

nEO_IMG_DSC04447.jpg

nEO_IMG_DSC04448.jpg

 

推開木門後,裏頭的精心布置讓人驚嘆連連,我彷彿跌進了眼花撩亂的萬花筒,佈滿一格格用回憶殘影堆疊出來的夢境,我們都曾經有過擁有一座夢幻小屋的想像,是不是這樣的別有洞天?

 

nEO_IMG_IMG_7137.jpg

nEO_IMG_IMG_7142.jpg

 

我想這一定是一座「回憶屋」,牆上烙著成龍村過往的點點回憶,看著照片遙想過往,那些不曾到過的土地,與不曾參與的故事,感謝藝術家用這麼美的方式把它封存下來。

 

nEO_IMG_IMG_7175.jpg

nEO_IMG_IMG_7145.jpg

nEO_IMG_IMG_7171.jpg

 

這次負責導覽的郭小姐說,開放之後發現集會所有一點點美中不足,目前還在規劃做補強,之後就能擴大開放了。

第一、下雨時,因地板是磁磚,容易濕滑

第二、椅子的腳呈現外八放射狀,小朋友踢到容易絆倒

第三、桌面廣泛使用玻璃素材,小朋友容易弄破

第四、室內回音很大,因為磁磚表面光滑,不具吸音功能。

 

nEO_IMG_IMG_7152.jpg

 

郭小姐說有一次集會所進來20幾個人,反而回音不大,因為人的衣服孔隙有吸音功能。但也不能保證每次進來都20個人,一個空間要舒服好用,就是不管多少人,在乘載力之內都要具有一樣的品質。

 


社造景點之二、「成龍大豐收」彩繪牆

 

nEO_IMG_DSC04442.jpg

 

 

社區裡最大的彩繪牆,位在安龍宮廣場旁,把雜貨店的側面改裝,開車進成龍村絕對不會錯過。

 

nEO_IMG_IMG_4338.jpg  

nEO_IMG_189247.jpg

 

濕地生態在地水產濕地夕陽等元素融合,呈現成龍村豐富的海口生活風情。整面牆除了醒目的兩條大魚,配上一朵朵美麗的扶桑花,而層層浪花裡頭有成群結隊的魚群在浮游,整體意象既熱鬧又豐盛。

 


 

社造景點之三、「蛤寶屋」早餐店

 

nEO_IMG_IMG_4397.jpg

 


 

「蛤寶屋」是社區裡唯一的早餐店,也是本次唯一改造的店家,對於成龍村而言,改造是過去未有的事件,當地人無法想像,不知道改了之後會變成怎樣,會不會影響風水…。

 

nEO_IMG_812811.jpg

 

而早餐店的這一家人,因為他們有去拜訪過台南土溝村,能藉由土溝的作品去想像,信任「優雅農夫工廠」的創作,所以成為當地唯一改造成功的特色商店。

 

nEO_IMG_IMG_4389.jpg

nEO_IMG_DSC04476.jpg

 

看圖片,猜一句諺語!

nEO_IMG_IMG_4395.jpg

 

整體風格為「蛤蜊」,用色生動活潑,蛤蜊像是會跳舞一樣。

 

nEO_IMG_IMG_4407.jpg

nEO_IMG_539093.jpg

 


社造景點之四、「夕陽貴賓席」樹屋

nEO_IMG_IMG_4533.jpg

「夕陽貴賓席」樹屋位於成龍溼地旁的夕陽景觀公園,以木材打造一座輕巧的樹屋,四周掛著精巧的鳥屋,類似小朋友的遊樂器材,這裡可以做為溼地生態的研究場域。

 

nEO_IMG_IMG_4436.jpg

nEO_IMG_IMG_4444.jpg

nEO_IMG_IMG_4532.jpg

nEO_IMG_IMG_4443.jpg

 

成龍溼地有兩個觀夕平台,一個是小朋友版的「夕陽貴賓席」,對面有大人版貨櫃觀景台,走進二樓,就能居高臨下一覽成龍溼地。

 

nEO_IMG_IMG_4425.jpg

nEO_IMG_IMG_4428.jpg

nEO_IMG_IMG_4438.jpg

nEO_IMG_IMG_7113.jpg

nEO_IMG_IMG_7114.jpg

nEO_IMG_IMG_4504.jpg    

 


 

社造景點之五、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nEO_IMG_IMG_4542.jpg

 

觀樹基金會對於成龍溼地生態的推廣不遺餘力,已經連續四年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期待藉由藝術作品開啟和社區居民的對話,讓居民認同和保護環境,促使一起努力讓環境變得更好。

 

nEO_IMG_IMG_4469.jpg

 

今年的主題是「餐桌上—養殖與環境」,著重於成龍地區的養殖和產業,試圖使民眾更加意識到野生生物和環境是如何被我們擺放在餐桌上的食物所影響。

每一個作品,都是藝術家在25天駐村期間所創作,可以看出他們對於成龍的詮釋觀點。作品的材料幾乎雷同,那是因為環境藝術的前提,就是環保又不影響既有的生態,大部分都採用自然素材,所以可以看到作品幾乎都以竹子、麻繩、蚵殼、蘆葦、回收舊物呈現。

 

▼我最愛的「誰來晚餐」,五官由各種不同的海產所組成

nEO_IMG_DSC04495.jpg

 

▼用七彩尼龍繩活化的雞寮

nEO_IMG_IMG_4548.jpg

 

▼作品名稱:虱目魚 (德國。Michael Rofka)

nEO_IMG_IMG_7079.jpg

 

每一個路邊的作品都可以看見藝術家的巧思,融合進當地生活的作品,才能產生共鳴和迴響,當地人最愛的作品就是這一隻虱目魚,以及最古早的蚵架作品。

 

▼作品名稱:元素 (義大利/比利時。Giorgio Tessadri)

nEO_IMG_IMG_7118.jpg

 

▼作品名稱:食物足跡 (荷蘭。Johan Sietzema)

nEO_IMG_IMG_7107.jpg

 

▼作品名稱:訂位 (台灣。唐雅筑)

nEO_IMG_IMG_7119.jpg

 

▼作品名稱:水餐桌茶坊 (美國。Michael Brody)

nEO_IMG_DSC04508.jpg

nEO_IMG_DSC04506.jpg

目前成龍村的社區大小事都仰賴觀樹基金會協助,改造後的成龍村綻放了新的生機,我期許當地居民能慢慢地認同環境,並一起來保護濕地生態。

 

nEO_IMG_IMG_4450.jpg

 

成龍溼地適合深度的漫步體驗,最美的季節在冬季,那是候鳥來的季節,屆時也一起來找藝術吧!

 

nEO_IMG_IMG_4453.jpg

 

旅遊日期:2013年9月16日

 

 

※ 更多熱血瘋景,粉絲團即時更新 


※ 幫本篇文章按個讚,鼓勵一下吧! 

六肆零
六肆零

Travel writer & blogger in Taiwan. Sharing photography, travel and life。 喜歡自助旅遊,喜歡戶外運動,喜歡拍攝有溫度的風景,紀錄有人情的故事。

文章: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