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人去爬霞喀羅古道兩天一夜,我背著22公斤的重裝大背包,在舊路坍方的高繞段,我走到了舊路,滑入陡峭的碎石深谷,我死命的往上爬,抓住了唯一可以攀附的樹根,後來,順利被山友發現,用繩子吊掛救起。 路線和時空背景 2020年12月12日,雙十二購物節這天,我不在電腦前血拚,跟一群友人10人去爬霞喀羅古道,12月是著名的賞楓季,全程路線以緩坡居多,在國旅大爆...
台北市政府在竹子湖新闢了「青楓步道」,最初看到步道的照片,就讓我印象深刻,樹下植被很特別,有別於一般人對於森林的想像,有網友下了「阿凡達森林」的註解,因此我決定要前來一看。 「青楓步道」會帶給人三次「曲徑通幽」視覺轉換的驚喜,
記者晚上9點多打電話來,說山友回報北投幸福石頭被破壞了,疑似「灌水泥」或是「青苔脫落」,我瞬間難過到無法言語,一分鐘的時間支支吾吾,我只能跟記者說「我實在很難過」。 那是一塊感人的石碑,賦予這片土地祝福,帶著正向力量,當初希望能夠透過這塊石頭傳遞台灣向上的力量,於是循著《華視新聞雜誌》的軌跡,找到了石頭並記錄下這一段「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的故事。
「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的百年石碑,銘刻下對這片島嶼最深刻的祝福,兩年前我們在山徑中遍尋不著,想不到兩年後從荒煙蔓草找到了它,在不平靜的甲午年,找到這一塊石碑,顯得格外有意義。 當初會看見「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石碑,是看到工頭堅在2011年時拍攝的《華視新聞雜誌》節目,以及工頭的部落格文章介紹,讓我興起尋找百年石碑的意念。
4點20分往雪山頂出發,由於敏淞研判黑森林岔路多容易迷路,整隊17個人全程一起行動,中間有走錯一次,所幸一下子就走回正確路徑,原先預期的雪山主峰日出,這次就來不及趕上了。
這是我第三次上雪山,為了就是賞雪,上雪山從沒看過雪,總有個遺憾,無奈今年異常的暖冬,出發前已不抱任何期待,第三次上雪山,感謝老天,你總是給我大晴天。 為什麼我那麼愛爬山?因為3500公尺以上的風景,那是台灣最美的所在,卻是大多數台灣人一生都看不到的美景。你一旦體驗過一次,那些稜線和美景,就像中了毒癮般,成為一生的依戀和追尋。
她是一位四肢被截肢的女孩─郭韋齊【註1】,我第一次看見她, 真的很難忘...她就像一隻斷翅的蝴蝶, 但以能量爆表的笑臉迎人, 她那麼奮力的想飛,飛到一般人都飛不到的天空上。
原本清水大山的行程因故取消,因此就幸運的能來錐麓古道,也要特別感謝敏淞認真搶名額。錐麓古道平日開放60人次,例假日增加至96人。 行程路線:
打從爬第一座百岳-雪山開始,我就愛上了爬山,雖然我有高山症,但海拔3000公尺以上,那是台灣最美的所在,也是兩千多萬台灣人無法目睹的美麗,讓我一直思思念念。 只有爬上了山,才能相遇的感動,那裡有最純淨的天藍色,有波濤洶湧的雲海,有琳瑯滿目的銀河…,只有在高山上,才知道這世界很大,而我的眼界很小;只有在高山上,才能找回那單純的面孔,反璞歸真的自...
原本想去加里山,展望鋪滿雪的聖稜線。但幾經評估時間和成員結構,我改成了輕鬆行的馬那邦山。 去年同一時間,我從台北騎機車下來大湖,爬過了一次,那時體力比現在好,一個人腳程也快,印象中很簡單的一座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