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的瘡疤

每次去補習,都覺得受益良多,心底很踏實,感到既充實又滿足。從小到大,我一直很喜歡接受知識的洗禮,超愛聽演講、看展覽、看新書,希望能夠不停的向菁英文化(elite cluture)前進!

這邊來綜合評析一下,現今的民主政治吧。

民主政治是現今社會的主流,但民主政治何嘗不是一種新的獨裁,大眾受到少數菁英的控制與操縱,被那些少數的政治人物和新聞名嘴所支配,就像藍綠話題維繫在李濤和鄭弘儀。所有政治人物因為媒體,都變成電視政治家,每個選民在家就可以選定候選人,民主政治反而變成集權的溫床。

民粹主義是好的,是代表人民,為人民發聲,反對官僚,反對菁英,反對權貴,所以政治人物必須事必躬親,身先士卒。而民粹主義一旦結合了媒體,就變成了「作秀政治」。

蔣經國的民粹主義是到處去吃小吃。馬英九的民粹主義是把自己的形象打造成中產階級,到處慢跑和游泳。宋楚瑜的民粹主義是戴著省長帽,四處去視察災區,全省走透透。阿扁的民粹主義是扛黑鮪魚、下田插秧,阿扁是政治人物裡最空前絕後,新聞議題的炒作殺手。

拿選舉造勢來說,真是一捲好聽的「政治原聲帶」。陳菊滄桑的主持口音,配上悲情的音樂,阿扁總統說完每一句話,就落下磅礡的重低音,民眾響起一聲聲的鳴笛,然後什麼時候該推出吳淑珍,還有什麼時候該放煙火,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以及宋楚瑜什麼時候該哭,什麼時候該下跪,連戰什麼時候要站出來,都是經過詳細的選舉操盤的。

這一場場的金光大戲,這一場場的戲夢人生,用音樂和口氣,讓你沈迷在政治人物包裝的激情裡,你變成水一樣融在裡面,情感變的庸俗和廉價,民主變成非理性,反而培養了激情的暴動性格,演變成一種暴民政治,是哪一個顏色的軍團走上了街頭,是哪兩個政黨的信徒老是在互相幹架。

民主政治變成,造就了會看廣告的選民,和會演戲的政客,這是民粹主義的新魔咒。民主政治呈現出以下幾種病態:
1.戲劇化
2.卡通化(阿扁娃娃、馬英九的Q版公仔)
3.片面化(台灣的政治問題,只剩下了統獨)
4.簡單化(只問愛台灣還是不愛台灣)
5.廣告化

阿扁總統這七年來,每一天都好像在選舉,不管是縣市長大選還是立委選舉,每一個場子的候選人好像都是他,然後他的戰場上,永遠就只有兩個候選人,「陳水扁」和「蔣介石」。

馬英九這幾年來,不管到哪裡,國內還是國外,就算很冷,都不會忘記要帶著媒體一起去慢跑,他從來不會穿著很多去慢跑,一定會穿著跑起來會中空漏點的上衣,會露出一半大腿的短褲,或者從事稍微帥氣一點的運動,游泳、騎單車之類的,騎單車時還沒穿內褲。馬英九是個愛拍運動廣告的選手,反而他的政治成績鮮少被聚焦和被檢視。

政治人物一下變成超人,一下變成聖誕老人,一下又是農夫下田插秧,一下又是當漁夫扛黑鮪魚,還會變成素還真,媒體不斷的幫政治人物塑造形像,感性的阿扁,帥氣的英九,甚至還請專業的范可欽、孫大偉這些廣告才子來操刀拍廣告,日本的小泉還拍攝寫真集,政治根本演藝化了,沒有人會去care他的真實身份。賣總統和賣肥皂的原理,居然是一模一樣的。

當政治人物紛紛穿上了戲服,戲夢人生,那還有什麼誠信可言呢?大家只會看到他們的形像,而投下了票,不會有人記得他們的承諾、他們的支票,柯林頓說任內不加稅,陳水扁說任內不蓋核四,馬英九說任內公車不漲價,上了台全都變了個樣。

這兩個人,說的還不錯。
吳宗憲說:「演藝人員才是作秀的,政治人物做什麼秀啊!」
許文龍說:「總統是治國的,不是每天到處去剪綵的!」

回到哲學的觀點,讓我想到了老子的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其中的「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常會被說成是「消極落後」的思想,或是阻礙社會進步、反社會發展,但這其實是老子最沈痛的反省,是對文明發展異化的一種超前的思索,他單純的訴求反璞歸真。

老子的年代,人類的文明發展並沒有給人民帶來幸福的生活,列國稱霸爭雄,社會動盪不安。社會的菁英越多,社會的正常功能反而越行消退,技術的科學往往發展的道德快,造成文化失調。

老子主張「去知」,甚至「去欲」,為什麼要說「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因為一旦往來,人就會互相比較,人一旦有慾望,就會相互爭奪,社會就會動盪不安,維持在小國寡民,不就是社會最美好和理想的方式嗎?所以老子說「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文明的進步像個雙刃劍,多數的菁英讓社會越是動盪不安,老子在幾千年前,就這麼看到了,並做出這麼沈痛的反省。

六肆零
六肆零

Travel writer & blogger in Taiwan. Sharing photography, travel and life。 喜歡自助旅遊,喜歡戶外運動,喜歡拍攝有溫度的風景,紀錄有人情的故事。

文章: 1325